(相关资料图)
6月25日20时,雨后初晴,天色渐沉,霓虹闪烁,从西宁市城西区唐道637南端的标志性景观火车头出发,一路向北穿行,人来人往,高原古城的烟火气伴随着吆喝叫卖声和美食的香气慢慢升腾。
“沙晴草软羔羊肥,玉肪与酒还相依”“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抬头,步行街挂满了诗词灯饰,一步一诗,如梦似幻。灯饰下方,长16米的美食展台吸引了市民游客驻足欣赏。
“这是根据今年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五届西宁美食节活动专门搭建的展区。计划陈展一周,每天将有8家餐饮企业带来各具特色的风味美食。”青海省饭店烹饪协会工作人员秦大钊说,“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在设计中将主题定位‘生态青海·生态美食’,以‘大景’和‘小景’相结合的形式,在动静中让青海的大美风光和特色美食相互映衬。”
形式多样的瓜雕、造型精致的中式蛋糕、以果酱为原料绘制的餐盘……走近一瞧,精妙之处令人感叹。“这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一场视觉盛宴。菜品有特色,更有品相,美食节的体验感越来越丰富。”西宁市民陈成用手机定格了美食之“美”。
高原美味,“食”在西宁。酸奶、酿皮、烤肉应有尽有。从事青海特色烤肉10余年的虎世荣手法娴熟,将羊肉串来回翻转,撒上调味料后,肥瘦相间的羊肉在炭火上滋滋地冒油,等候在旁的市民眼里满是期待。
“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更多游客品尝到特色美食。今年,我们选择了红柳签,这个签既耐火又能散发独有的香味,可以给烤肉增香添彩咧!今天还是‘保守’了,准备的食材不够,明天要多准备些。”虎世荣高兴地说。
特色美食在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中更具特色。此次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节突出多样性、参与性和高品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不仅有美食,更有各类精美河湟文化产品。
活动的北端,“爱心助残手工作品”展区前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栩栩如生的骨雕、青绣等作品背后,都凝聚着残疾人的勤劳致富和自强不息。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粉色荷包成为“明星”产品,景宗梅说:“很开心绣着‘藏羚羊’的荷包受到大家喜爱,这也激励我们在日后创作中要更多地挖掘青海特色,让作品更加灵动。”本报记者 张慧慧 李延平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