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十五年 双城如同城“跑”出京津协同加速度

来源: 天津日报2023-08-04 10:21:02
  

.15年来,京津城际已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


【资料图】

.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47对增至128对

.每日运送旅客量从4.8万人次增至7.3万人次

.天津站及管辖相关各站每年旅客发送量从600多万人次

.增至近2000万人次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迎来15岁生日。15年前的8月1日,随着C2275次列车从北京南站缓缓驶出开往天津站,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15年来,京津城际犹如一条纽带将北京与天津紧密联结,见证着双城变同城“跑”出京津协同加速度的时代脚步,助推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15年前,京津间运行的还是京津城际特快列车“神州号”。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和谐号”横空出世,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将京津两座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

.15年后,如今的京津城际已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最初的47对增至现在的128对;每日运送旅客量从4.8万人次增至7.3万人次。天津站及管辖相关各站京津城际旅客发送量也从刚开始的每年600多万人次增至现在的近2000万人次,不仅方便了两地人民出行,也极大促进了“京津冀一体化”均衡发展。

.在天津站站台上,看着“复兴号”列车缓缓驶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津京城际车队列车长张莹的思绪仿佛回到了2008年刚成为京津城际首批列车员的时刻。“当时很多旅客是来‘尝鲜’的。不少人上车就开始拍照,对列车好奇得很。‘列车这么快为什么看窗外却不晕’‘列车转椅如何旋转’‘卫生间在哪’这样的问题特别多。”张莹说。

.也是在那一年,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乘着发展的东风,随着中国高铁的一路疾驰,京津双城协同日渐紧密,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好消息连连──

.2008年9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启动建设,开启了盐碱荒滩崛起生态新城的“绿色蝶变”。

.2008年9月,空客天津的首条总装线投入运营,成为空客在欧洲以外的首条飞机总装线。

.2008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在津举办,打开了天津通往世界的窗口。服务论坛,京津城际于9月开进了塘沽站。

.如果说,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那么,构建区域互联互通“一张网”,京津城际堪称先行者,更是先锋军。

.15年光阴荏苒,京津城际见证了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

.从“和谐号”到全线换装“复兴号”,从直达天津站到延伸至滨海站,不断创新、提速、扩容的京津城际引领着“轨道上的京津冀”越织越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的重要支撑。

.以京津城际为发端,京沪、京广、津秦、津保、石济、京唐等高铁纵横交错。随着津兴铁路计划年内通车,京津、京沪、京滨、津兴4条高铁联通京津双城交通格局正在形成。市交通运输委规划处处长于冉冉透露:“目前,天津铁路总里程1468公里,铁路路网密度全国第一,高铁城际里程410公里,京津雄0.5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通达初步实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至现在的2486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15年岁月如梭,京津城际点燃了双城发展的“高铁经济”引擎。

.从经贸往来到人才流动,从文旅相融到生活相通,随着京津城际在交通领域率先“破题”,两地人员交往、物资流通、产业协同更加便利。来自北京的企业、项目和创新资源在津加速布局,沿线商圈及新城备出、各类展会人气更旺。

.乘坐高铁约22分钟抵达北京南站、约13分钟抵达天津站,与京津城际武清站毗邻的佛罗伦萨小镇自开业来始终保持着超高人气。北京金方同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在这里经营着一家进口鞋履专卖店,企业负责人经常往返北京、天津,他常说:“这一行程有着同城般的体验。”

.15年间,武清站日均旅客发送量从开站时的二三百人增至目前的8000人左右,周末客流超1万人次。有人说,高铁开通带火了武清区的特色购物旅游,更有人形容“高铁拉来了武清这座新城”。许多京津两地通勤人员在武清区居住。武清区新商圈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郭俊利表示,得益于京津城际的开通,武清区迎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武清站周边迅速发展为由多个购物小镇组成的新商圈,年接待京津等地消费者约1000万人次。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依靠京津城际等便捷的交通往来,致导科技、和能人居等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到这里创业、兴业,1小时左右的车程无缝切换着首都与滨海新区。滨海—中关村办公室主任陈强介绍:“如今,园区累计注册企业4400余家,为900余家北京科技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支持,不断加速产业协同聚集。”

.15年时光飞逝,京津城际更点亮了两地无数人的精彩人生。

.周一一大早,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超群又一次搭乘京津城际列车来津上班。原先在北京中关村总部工作的他,在2017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设立之初便来到天津,从此往返于京津的生活模式一直持续至今。在他看来,这些年京津城际为园区主动对接首都优质资源、服务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也成就了他的“双城生活”。黄超群说:“我们都盼着京津城际越来越好,两地联系更紧密!”

.居住在武清区的靳昌柏老先生也有着同样的感触:“女儿女婿定居北京,从2012年起,我和老伴就常去帮忙照顾外孙,坐上京津城际来回都方便。现在更便捷了,女儿在网上买好票,我俩拿着身份证一刷就能进站坐车,车次也多了,想啥时候走都可以。”

.今年,市民对“轨道上的京津冀”还能有更多期盼。

.不久前,联通京津双城的第4条高铁津兴铁路正线贯通,目前正开足马力进行“四电”和配套工程施工,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天津西站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接连通,沿途各市区县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要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构建区域互联互通“一张网”。按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方案》部署,我市将全力在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上实现新突破,到2027年高铁城际运营里程将达到510公里。届时,天津必将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收获更多、贡献更多。

.记者手记

.京津城际15年

.从拉近到互融

.15年前,京津城际的一声汽笛吹响了我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的号角。可以说,京津城际开通运营立起的是高铁创新的中国标准,带来的是惠及各方的高铁红利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

.15年后,京津城际以“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模式,不断推动着京津双城从拉近到互融。中国高铁不仅运营里程增加到4.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制造”与对外合作的亮丽名片。

.事实证明,京津两地因高铁开通得以缩短的时空距离,产生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时间价值,更推动着两地在产业协同、商贸互通、文旅交融等领域的加速融合,深刻改变了两地人民的工作与生活观念,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人说,京津城际好似一股东风,拉动城市发展“青云直上”。对天津来说更是如此。北京、天津市区及滨海新区间距离拉近,“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科创产业链协同模式在高铁纽带之下加速形成。随着中新天津生态城、空客天津总装线等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等大型展会纷至沓来,天津城市发展的承载力更强、潜力更大、可能性更多。天津人得以张开双臂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用更积极的行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未来,相信“轨道上的京津冀”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为沿线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更多红利,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